有人说,投资应该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

很多人梦想着将投资作为职业:不用打卡上班、不看领导脸色、睡到自然醒... 还能把钱挣了,岂不美哉?

然而,投资不是说干就能干的。即使你历尽艰辛成为最后的赢家、赚了大钱,你也可能输掉了你的一生。

所以有人说“投资应该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如果你真的有志于此,不妨先看看下面这29条,希望能帮到你。

1、投资最怕的是系统性风险,创业也一样。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这种风险是来自外部的,非自身可以控制,但风险的成因则是自身对趋势的误判,或过于前瞻,或过于自我。

2、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境界。但是,你永远都不知道现在所处的时间和所做的事情是否正好在那个节点上。所以,保守主义,或者相对的保守主义,常常是更为有效的方式。

3、选择投资作为自己的职业,也就意味着你必须终生都与保守主义的价值观为伍,以有罪推论的眼光来看待项目和看待对方的人。

4、对待朋友,我们当然要正直,要诚心正意;但是面对动辄千万的投资,面对基于各自立场的生意,利益才是双方关注的焦点,分清朋友和生意的界限,是一种更为职业和专业的方式。

5、所谓公司,在德鲁克的定义中是指一个能够创造顾客的组织。你当然要提供尽可能好的产品和服务,但背后是理性人之间的交易。

6、在交易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困惑是信息的不对称。

7、谈判是“综合运用一个人的信息和力量,在多种力量所形成的结构网的张力范围之内,去影响人们的惯常行为及反应”。

谈判的决定性因素一是信息的多少和准确度;二是对时间的把控,他急还是你急;三是力量,换句话说你拥有怎样的气场。

8、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或者,因为缺少感知信息的能力,或者无法控制内心的焦急,我们就选择与对方谈恋爱——将自己的钦佩之情毫无掩藏地表露出来,以过分的诚恳将自己的信息统统告诉对方,想对方所想,倾我所能为对方寻找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9、谈判对于投资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会过分。。

10、谈判的意义在于,你可以用恰当的方式对自己的利益进行保护。

11、在格雷厄姆的理论和巴菲特的投资实践中,除了将股份当作整个生意的一部分之外,最为重要的观点就是安全边际了。而安全边际的基础就是价格,永远不要以乐观的未来收益来评估现在的价格,安全才是投资最为重要的哲学。

12、谈判的意义更多的时候也不是体现在价格上,它还是把事情顺利做成的必要手段。

13、在投资的过程中,专业最多也就占到30%的份额,另外的70%是性格、教养和知识。技术到了,但是修为不够,你同样成不了一个优秀的投资人。

14、似乎没有一个行当,与人性有着这么密切的关联。贪婪与恐惧几乎就涵盖了人性的全部,人只有在性和金钱面前,才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而进退失据。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就是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一个以保守主义和悲观主义为行事准则的人。

15、终其一生,我们都在经营着信任。信任被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称作是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社会是这样,团队之间更是这样。

之所以被称为团队,其前提就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如果没有了基本的互信和基于信任的彼此依赖,那么,增加的沟通成本和由沟通不畅产生的摩擦成本,都将给组织带来巨大的伤害。

因为信任是来自对你一贯行为的认知,一贯的偏狭,一贯的违背常识,都会使认知的基础发生偏移。

16、很多时候信任的减弱也来自于你对对方能力的错误估计,也许某些东西本非对方所长,你却无端地赋予依赖,当事实显现出来的时候,你就陷入了被动。

17、在芒格眼里,有两个倾向会引起可怕后果:

1)动机引起的偏见,这种先天的认知倾向,认为对职业有利的东西必将对客户或者广义上的文明有利。

2)带锤子的人式的倾向,“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锤子的人来说,任何问题看起来都很像钉子。”

投资人最怕的就是这种由动机和自恋导致的错误,尤其是后者,严重的常常会对明显的问题用自我催眠的方式予以回避和自我说服。

因为信息的不完整,因为预期的无法精确,在面对一个案子的时候,常常会犯上自我催眠的毛病,一个项目存在着,它当然是合理的,所以你总是可以为它归纳出100条好理由。

但是,这些“好理由”从来就不是一个促使你投资的理由。它的不好是可控的,它的不好是可以修正的,它的不好并不足以毁灭你的投资,那才是你真正下单的原因。

18、投资是在风险可控情况下的概率博弈。风险可控是最基础的前提,这个风险可控包含了多重意义。从个人的角度讲,你本身是一个富人,投资的钱并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而项目又有值得下注的理由。

19、“存在即合理”,一个项目,总可以找到100条它存在、它存活、它做大的理由;

但是导致这个项目死亡和不死不活的理由,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心的东西。

20、历史不会爬行,只会跳跃。对于创业和作为创业推手的投资,最近的5年都将是最好的时间。

21、在风投领域,跟随潮流是灾难的开始。

在高流动性的二级市场,可以借助顺势和惯性进行操作,但在非流动性的风投行业,潮流的追随者往往成为炮灰或别人的接盘侠。

22、风险投资需要由良知来引领。

投资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尤其是风险投资,面对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初创团队以及那个似是而非的愿景,你之所以被说服,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逻辑,而是因为信任——基于你对世界的认知而达成的认同。

芒格说“成功的投资只是我们小心谋划、专注行事的生活方式的副产品”,所以,性格才是风险投资的核心竞争力。

23、悲观是一种远见。

关于投资的哲学只有一种,那就是保守主义。无论是本格雷厄姆,还是巴菲特、芒格都是信奉保守主义的投资大师,甚至可以说,所有成功的投资人都是保守主义的。

24、投资是关于时间的艺术。

这里说的时间,不是时间点的问题。时间点当然很重要,“why now?”,这是针对项目而言的;对于风投来说,时间就是等待发生。

风险投资的本质是在你以为的对的趋势里,埋下的关于野心和欲望的种子,因此,耐心不仅是一项基本功,也是一种品质。

25、投资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对于一个优秀的投资人而言,重要的不是你的判断能力(在对好项目的判断力上不存在太大的差距),而是你有没有机会见到那个你心仪的创业者,从这个角度,机构和平台的价值只会越来越大,而不是相反。

26、资源是一种诅咒。没有资源,无从开始,太有资源,就是诅咒。但

创新常常来自边缘和侧翼,而那些资源往往就是我们需要改变和破坏的东西,创新和资源常常就是敌对的双方。

资源的弊病还在于,你很难摆脱积累这些资源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

27、完美主义是创业的敌人。完美主义,意味着精雕细琢,意味着反反复复的推敲,而创业是速度的战争,研发需要精益,创业更需要果决和寸劲,决策无对错,低成本快速失败好过完美的慢。

回顾近几年的几十个投资案例,有问题的几个,创始人基本上是性缓而求完美型的。

28、创业,是创业者用你的勇气和野心去换取资源的支持,而投资,无非是用你的钱为勇气和野心站台,为它们加持。

勇气和野心,天使投资人真正看重的其实也就是这两点,野心代表了格局,勇气代表了能力。

不仅是创业者,投资人也同样需要勇气和野心,甚至更加需要。

对创业者而言,勇气和野心是他们天然需要的,但投资人往往更加瞻前顾后,在面对那些貌似大逆不道的创意时,缺乏勇气。

29、一开始就让你觉得哪有点不舒服的最终一定会让你特别不舒服。警惕墨菲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