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抱怨飞机餐那么难吃?

人人都抱怨过飞机航班上的东西难吃。确实,要是有哪家餐馆敢卖那样的食物,肯定没几天就倒闭了。

Image Credit: NewYorkPost

我们似乎理所当然地觉得航班上的食物该和餐馆里的一样好吃。但这样想有道理吗?成本效益原则认为,当且仅当收益大于成本时,航班才应当改进饭菜的质量。

食物更好吃的收益或许可以根据乘客的付费意愿来衡量,即更高的飞机票价。倘若美味的饭菜要增加10美元的机票钱,恐怕大多数人都愿意埋单。问题在于,要在一万多米高空的狭小机舱中为所有乘客及时准备这样一顿饭,成本恐怕很高。

当然,麻烦归麻烦,办还是办得到的。比如,航空公司可以拆掉飞机上20张座椅,安置一套设备精良的现代厨房,聘用额外的人手,在菜品上花更多钱,等等。

可是这样做的话,每名乘客额外承担的成本恐怕就是100美元了。尽管我们所有人都对飞机餐抱怨连连,可很少有人愿意承担这笔额外负担。所以,飞机餐注定要继续难吃下去。

我们不少人都认同这样一句话:“凡值得做的事就该做好。”毕竟,这能带来一种日渐缺失的职业自豪感。然而,诚如上例所示,光按字面含义解释这句话,毫无意义。把事情做好需要时间、精力和费用,可惜这些都是稀缺资源。把稀缺资源用到一项活动上,其他活动就用不上了。提高一件事的质量,必然意味着降低其他事情的质量,这是机会成本概念的又一应用。每一个明智的决定都必须对此加以权衡。

(来源:《牛奶可乐经济学》罗伯特?弗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