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难于造假”原则在人与人关系中的表现

Image Credit: PxHere

乔·麦金尼斯(Joe McGinnis)在《致命影像》(Fatal Vision)一书中描写的下列场景。

特种部队的军医杰弗里·麦克唐纳上尉被控涉嫌谋杀妻子和女儿。军队给他指派了一名军方的辩护律师。与此同时,杰弗里的妈妈找来费城著名的私人律师伯纳德·希格给儿子辩护。

希格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布拉格港给麦克唐纳打电话介绍自己,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询问有关那名军方律师的情况:

“他的鞋子是不是擦得锃亮?”

“什么?!”麦克唐纳的声音里充满了怀疑。如今他被控谋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可这位据说要给自己洗脱冤情的费城律师,第一个问题居然是打听另一位律师的鞋子。

希格把问题重复了一遍。“这一回,”他后来说,“我几乎听到杰弗里在电话那头微笑起来。我就是在那时第一次认识到,我这位当事人不仅聪明,理解力也很强。他说道,‘不,那位律师的鞋子脏兮兮的。’我说,‘那你尽可以相信他。在我赶过去之前,好好跟他合作。’你瞧,这里的关键是,要是一位军方律师把皮鞋擦得很亮,那就意味着他试图给军方留下好印象。而要是他想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给军方留下好印象——军方控告了我的当事人,他们怀疑他,想定他的罪——那也就是说,这位军方律师不会帮杰弗里的忙。但脏兮兮的鞋子意味着,他做律师更看重别的东西。”

律师的鞋子擦得是否干净,显然并不足以暗示他在人生中到底看重什么东西,可它至少使人有理由相信他并不是军方派来的马屁精。如果律师穿着脏皮鞋仅仅是想让人相信他并不打算在军队里混个好前程,那他也不可能混出什么好前程来。所以,能够安安心心传递这一信号的人,只可能是个真正在乎自己律师本分的人。

(来源:《牛奶可乐经济学》罗伯特?弗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