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有个叫乌吉的农夫,种了很大一片地的甜瓜。
收获的季节,滚圆香甜的瓜招来了一伙贼。这伙贼非常狡猾,乌吉上半夜看守,他们就下半夜偷;乌吉下半夜看守,他们就上半夜偷;乌吉一整夜看守,他们就趁他打盹的时候偷。
乌吉实在没辙,就索性不去看瓜了。不仅如此,他还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每天傍晚他都摘几个硕大的甜瓜放在地头,等着贼夜里来将它们偷走。
从此,这伙贼偷瓜更方便了,都不用下地里摘,拿个大麻袋将地头的大甜瓜直接装走就是了。之前是贼“偷瓜”,现在简直就是乌吉“送瓜”。
村里人都以为乌吉被偷怕了,有点“犯迷糊”。你不防贼就罢了,也不能养贼啊?
乌吉淡淡一笑,说:“你们都只看到一步棋啊,我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如果我不把瓜摘好放在地头,那些偷瓜贼就要自己下地摘,毕竟是偷窃,就必须争分夺秒,心理素质再好也会有一点手忙脚乱,这样他们不但偷了我的瓜,还踩坏不少瓜。现在我把瓜摘好放在地头,就降低了不少损失。”村人一听,顿时觉得乌吉的做法不仅不愚蠢可笑,反而充满了智慧。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在乌吉“养贼”后不久,那伙贼不知道是碍于脸面,还是被乌吉的举动所感染,或者是领悟到了什么,就不再来偷瓜了。
乌吉“养贼”看似滑稽可笑,实则充满应变的智慧。当我们对身边的丑恶行为实在无力改变时,也不妨运用乌吉的这种欲擒故纵的策略,不但能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也许还能就此抑恶扬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