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大学有两处教职工网球场,一处是室外场地,一处是室内场地。使用室外场地的会员只需缴纳定额费用,不另外收取场地费。而室内场地不仅要收季费,每个小时还另收20美元场地使用费。
室内场地收费高,因为它有暖气、电力和建筑维修等额外成本。室内场地在10月初开放,那时伊萨卡(康奈尔大学所在地)天气多变,有时秋高气爽,有时风雪交加。而户外场地,只要天气允许,会一直开放到11月初。
室内场地的需求强烈,而且,希望定期打球的人会让场馆每周为自己保留一个小时的场地。不管他们到时候用没用场地都得付钱。要是天气好,人人都宁愿在户外场地打球,它坐落于伊萨卡景色优美的峡谷里。
问题来了:你已经预定了10月20日下午3点的室内球场,那天你只有这一个小时可以打球。可那是个暖洋洋的秋日午后。你会选择在哪儿打球,室内,还是室外?
我告诉一些不搞经济学的同事,只有选择室外球场才合乎情理。他们觉得这不可思议。
“我们已经付了室内场地的钱啦。”他们的抱怨总是一样的。我问道:“要是室内外场地花销一样,你选哪个?”他们立刻回答:“当然是室外场地。”
于是我解释说,两处场地的确花销一样——因为不管我们在哪儿打球,甚至也不管我们打不打球,那个小时我们都要付20美元。这20美元是沉没成本,不应当影响我们的决定。
即便说到这份儿上,好些人似乎还是对浪费了已经付钱的室内场地感到不舒服。可要不这样做的话,就要浪费在室外打球的大好机会,人人都同意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浪费是件坏事,一点儿也不假。可不管我们在哪儿打球,总会浪费某样东西。
最终,大多数人还是得出结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放弃已经付款的室内场地,在室外场地打球,的确更为明智。理性选择模型毫不含糊地指出,我们就应该这么做。但这似乎有违大多数人的天性。毕竟,要是没有刺儿头经济学家的点拨,大多数预付了室内场地费用的人,最终都会在室内场地打球,不管天气多么好。
(来源:罗伯特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