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航空燃油附加费连续三次上调,机票价格也如温水煮青蛙一般不断攀升,但越来越贵的机票价格并未能帮助航空公司取得好业绩。
2018年三季报数据显示航空板块今年没赚到钱。7家航空板块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25%,业绩却同比下滑32.62%,较2017年同期足足少了近94亿元。
航空板块今年面临着多重复杂的形势,人民币贬值鲸吞三大航利润超过60亿元,航油成本第三季度同比涨幅40%。航空板块全年市值加权平均下跌约30%。
人民币持续贬值压力上悬,国际油价走势也处于供需的多方博弈之中,在汇率和油价的双重重压之下,今年显然没有能力打破僵局。
不过,在民航局对严控供给之下,航空板块行业景气周期是向上的,航空机票定价机制的放开也将形成长期利好,一旦汇率和油价企稳压力渐小,航空板块将自然腾飞。
自2016年11月,发改委会同国资委等部门提出民航等领域开展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以来,国内三大航企混改方面均有动作,今年亦有重大进展。
全面放松航空票价上限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预计到2020年,国内航空运输价格市场化改革有望加速推进。因2015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推进民航运输价格和收费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国内航线客运票价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基本建立。
《民航航班时刻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改善行业供需关系,对航班时刻分类管理、航班时刻历史优先权资格、航班时刻优先配置量化规则等做了明确规定。这是一种“控总量、调结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航空公司来说,在时刻总量控制之下,运力投放将更为谨慎,同时要匹配好各地区的供需结构。为了减少民航局严控时刻总量的影响,保持公司稳定的运力供给,实现公司最大收益,航空公司通过调整航线结构、扩展航线网络、改造机舱布局增加静态座位数等方式,尽可能增加运力供给,保持稳定增长。
高铁大量开通冲击航空业
高铁的大量开通则成为影响航空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利空因素。航空公司存在顾客流失的风险,尤其是800公里以内航线。
截至2017年底,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已达2.5万公里,高铁对航空市场的冲击逐年加大。预计到2020年,中国铁路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相比飞机,高铁价格的相对低廉以及及时性和受天气影响较小,人们在中短途旅游的过程中优先选择高铁。相关航线经营业绩将受到一定冲击。
中国民航局的调查,500公里以内的高铁对民航冲击力达到50%以上;500-800公里以内的高铁对民航的冲击达到30%以上;1000公里冲击大约是20%。
兴也汇率,衰也汇率
三大航空公司,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来自人民币汇兑损失。
2018年三季度人民币汇率较去年呈现截然不同的趋势。相较美元,2018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贬值5.3%,去年同期为升值4.3%。人民币贬值,航空板块首当其冲,汇兑净损失造成公司财务费用激增。
2017年,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分别实现汇兑收益29.38亿元、17.9亿元和20.01亿元。
2018年1-9月,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发生汇兑损失分别达到20.08亿元、21.57亿元,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比增加402.33%、357.04%。两家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汇兑收益分别为12.48亿元、12.98亿元。中国国航未披露具体汇兑损失,不过其财务费用较上年不足7亿元激增67倍至44.22亿元。照此来看,中国国航汇兑损失也超过20亿元。
一正一负,仅汇兑一项就吞噬了三大航空公司超过60亿元的利润。若每家航空公司在净利润一项上简单加上汇兑损失部分,则同比降幅将大幅收窄。
三大航的汇兑损失主要发生在第三季度。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汇兑净损失分别为5.18亿元、4.2亿元、5.46亿元,合计损失14.84亿元。可见第三季度汇兑损失超过45亿元。
为何航空公司对汇率如此敏感?
航空公司拥有大量的外币金融负债和外币金融资产,在汇率波动情况下,折算产生的汇兑损益金额较大;其次,汇率的波动还将影响公司飞机、航材、航油等来源于境外的采购成本及境外机场起降费等成本的变动;汇率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公民出境游需求。
事实上,近年来,各航空公司已通过调整公司美元负债比例、外汇合约或货币互换合约等方式来尽可能降低对汇率的敏感度,但效果有限。
航油:第三季度上涨约40%
2018年来,国际油价不断上涨,航企成本加剧上升。
尤其是第三季度,地缘政治紧张,原油涨幅较大,航空燃油价格同比增长40%左右,相对于上半年20%的升幅明显扩大。三大航空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平均营业成本为842.09亿元,同比增长15.06%。
航油成本占航空公司总成本的30%左右,具体视国际油价的波动而变化。在国际油价高企之时,航空成本一度占比可高达40%;在国际油价低位运行之时,也可低于30%。在过去的三年中,航空油料成本的下降,曾为航空板块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不过,航空板块面临的也不全是坏消息。
第一,国际油价已连续回调5周,跌幅已超20%,跌至半年多低位。
第二,机票燃油附加费年内三度上调。11月5日起800公里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由30元/人上涨至50元/人,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航空板块四季度航油成本上升的压力。
第三,短期春节前后航空旺季到来,长期航空出行需求稳定增长支撑行业营收提升。
第四,航空票价改革之路,也是一条机票价格上调之路。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的冬春交替之际,也正逢航空需求旺季,机票价格大概率将继续上调。根据民航局政策,冬春航季航空公司可以再次上调部分市场调节价航线的经济舱全价10%。到2020年前,票价机制基本完善前,航空板块机票价格上调预期一直存在。
票价放开,首先利好的是航线繁忙的三大航。东北证券测算前10大航线全面放开对三大航的业绩的影响。假设航空公司经过6-8年(相对谨慎)的提价达到设定的目标全票价(一线互飞与一二线互飞相对基准价提价120%、90%),预计年均增厚税前利润:南方航空8.8-11.7亿元、中国国航10.9-14.6亿元、东方航空8.9-11.8亿元,春秋航空0.97-1.3亿元,吉祥航空0.86-1.15亿元。
第五,政策对航班时刻总量的控制,也将迫使航空企业继续优化线路,提升客座率及ASK。
第六,航企混改对航空公司,主要是三大航空公司,带来的也是基本面向上变化。随着国企混改不断推动行业效率提升,航企混改将成为探索新增长点的新方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