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8年逐渐接近尾声,曾经那个“惊天赌约”也快到了见分晓的时刻,一边是中国制造业的骄傲,格力电器董明珠,一边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领袖之一雷军。这场价值10亿的赌约,其实结果或多或少也逐渐明朗,但输赢真的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成绩让人欣喜。
一、10亿豪赌
五年前,也就是2013年12月12日,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同时获奖的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和小米创始人雷军,分别作为传统行业实体模式和互联网营销模式的代表,约定了一个“十亿赌局”。
雷军表示,“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我觉得看未来五年。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董明珠当即回应:“第一,(小米超过格力)不可能,第二,要赌就赌十个亿。”
2018年底,到了见分晓的时刻,所有人都在问,小米和格力究竟谁会是笑到最后的赢家?在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格力电器董明珠就曾表示,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其实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属于轻资产。格力电器在2018年的营业收入增长超过500亿元,也就是说格力电器在2018年的营收将达到2000亿元。根据小米的财报信息,小米前三季度的营收合计1304亿元,距离2000亿元还有约700亿元的空间,明显不可能超越前者。
二、企业价值
曾经,作为一个营收只有316亿的初创型互联网企业,小米敢于和营收达到1200亿的格力电器叫板,这种勇气不得不让人惊叹,5年后,两个企业皆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从营收数据来看,2018年三季度,格力收入超过小米200多亿,而且还要冲击2000亿的营收目标。从增长率来计算,小米几乎已经保持了连续八年的年均一倍的增长率。
而从市值上来看,小米今年年中实现上市,目前市值在2900亿人民币左右,格力市值约为2200亿元,从市值的角度来说,小米已经实现了对格力的超越。
其实,对于双方两位领袖来说,赌约的结果最终如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真正的意义在于,小米证明了一件事,这就是互联网企业已经有了全面赶超传统产业巨头的实力,五年的时间小米实现了从小到大的一个神话,这个意义已经远超了赌约本身的价值了。
而格力电器接下来的动作,不仅是分红,还有义无反顾投身于芯片产业的勇气与决心。与此同时,董小姐喊出了惊人的目标:5年要再造两个格力。这份魄力,正是中国优秀企业背后真正的价值。中国制造正在引领世界潮流,中国品质也正在被世界认可,中国也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