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增值税减税,对大众的影响有哪些?

今天(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提出,在2018年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的基础上,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通过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等措施,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深化增值税改革中,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今年我国增值税减税力度是空前的,超出预期,16%这个增值税税率档次覆盖的行业是最广的,覆盖了制造业、实体经济,这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和支柱,体现了我国对实体经济制造业的扶植和重视。

今年我国增值税税率的降幅明显加大,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甚至下降3个百分点。增值税税率降低的减税效果十分显著。2018年5-12月降低增值税税率减税约2700亿元,其中,制造业减税占35%。今年,增值税税率降幅更大,可以预见整个市场主体的减税规模将十分可观。如果16%税档下调至13%,则理论上最多可以减税6684亿元。

由于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所以增值税税率下调也会降低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成本。例如,去年国家发改委在调整油价时就提出,自2018年5月1日起降低部分行业和货物增值税税率,其中成品油增值税税率由17%降低至16%。据此,国内汽油、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75元和65元,自2018年4月30日24时起执行。

不少汽车企业也因增值税税率下降而调低了汽车的销售价格。去年5月,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发布官方声明称旗下车型将进行厂家建议零售价格的调整,主要原因是受增值税税率调整的影响。调整后部分车型最高降幅达3.2万元。由此可见增值税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最终消费价格起到降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