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件事,如果买了一辆汽车,从提车的那一刻起,车价立马就跌20%左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汽车零售价和批发价的差异造成的。经销商从汽车制造厂家拿到的价格通常比零售价低15%左右,也就是说更便宜。如果消费者买了一辆车,然后想卖掉它,不可能以当初购买的零售价卖掉。因为经销商比他更具优势,比如豪华的展厅,经验丰富的销售,专业的维修技师等,因此卖家只能给出较低价格来吸引买家。
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汽车的可靠性,即便是同一条生产线制造的汽车,其可靠性也并不完全一致。再加上车主用车习惯和保养汽车的差异,虽然有一部分二手车较新,但存在缺陷,即使经验丰富的修理工都不一定看得出来。而车主却比潜在买家了解的更多。
基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会对二手车的价格有很大影响。假设一辆性能可靠的二手车值2万美元,而不可靠的二手车值1万美元,然后大约一半以上的二手车性能可靠,那么,所有二手车价平均就是1.5万美元。
此时,如果我的车是可靠的,值2万美元,肯定不愿意以1.5万美元的价格卖掉它,相反,那些不可靠二手车,肯定乐于以1.5万美元去售卖,其实它们只值1万美元。所以,愿意卖的,大多是不可靠的车,也就没人敢以平均价去买二手车,除非折扣更多。
除非有一些特殊原因,导致某些卖家不得不卖自己的车,即使它非常可靠。比如跨城市的乔迁,经济出现问题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会尽力阐述自己迫不得已卖车的原因,以便能够卖出更好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