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的英文名《Spirited Away》怎么来的?

《千与千寻》正在热映,这部同时斩获奥斯卡与柏林金熊奖的动画电影,在豆瓣获得了9.3的高分。

看过《千与千寻》的朋友很多,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的英文名叫《Spirited Away》。为什么它的英文名会这么翻译?它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千与千寻》这部电影的原本全称是《千と千尋の神隠し》,中文翻译就是 《千和千寻的神隐》。因为千寻在异世界的名字叫做“千”,而在日本文化里,把不知原因的失踪称之为“被神隐藏起来”,简称“神隐”,“Spirited Away”也就是神隐的意思。

spirit away

spirit /?sp?r?t/,很多人都只知道作为名词,是“灵魂;精神”等意思,但其实它还能作为动词,而动词正是:

to take sb/sth away in a quick, secret or mysterious way without anyone noticing
“偷偷带走;让人不可思议地弄走”

例如:

● He was spirited away and probably murdered...
他被秘密带走,可能被杀害了。

● After the concert, the band was spirited away before their fans could get near them.
音乐会结束后,乐队没等歌迷靠近就神秘地消失了。

所以,Spirited Away很贴合“神隐”之意。

那为什么英文电影名只有“神隐”,而没有了前面的“千与千寻”?

我的理解是,日语人名对于欧美文化而言相对生涩,出现在电影名字上的接受程度不高,而且Spirited Away本来对受众的吸引力已经足够,如果在前面加上的“千与千寻”,就显得又长又累赘,还令人费解,不适于欧美市场。

那么在中国,《千与千寻》只保留了名字,而省略了“神隐”?

我认为中文版译名把“的神隐”去掉,大概只是因为国人不理解“神隐”这个词,也带有一点宗教色彩,而且念起来也怪怪的。要是换一个词,翻译成“千与千寻的神秘消失”,那就失去了原本的文化意义,有点悬疑片的感觉了,也不太妥当。那就干脆不要,只保留“千与千寻”。

不过好在,我们保留了电影的主旨核心。因为这个故事的主线正是“名字”:“人间女孩狄野千寻在异世界以“千”的身份活着,拯救自己的父母,努力回归现实世界,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忘记了自己的原名,再到后来在一系列的际遇中成长,并寻回了自己的名字—— 千寻。”

“千与千寻”,代表着千寻从迷失自我之后又找回自我,所以名字是最明显的标识。

那些忘不掉的经典台词:

"Once you've met someone you never really forget them. It just takes a while for your memories to return."

“一旦你遇到了某个人,你就永远不会真正忘记他们。只是暂时想不起来而已。”——汤婆婆

"Something you wouldn't recognize. It’s called love."

“你不懂吗?这就是爱的力量。”——锅炉爷爷

"Now go and don't look back."

“现在往前走,不要回头。”——白龙

Chihiro : "You don't remember your name? "

Haku : "No, but for some reason I remember yours."

千寻:“你不记得你的名字?”

白龙:“不记得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记得你的名字。”

"Nothing that happens is ever forgotten, even if you can't remember it."

“曾经发生的事情,人是不会忘记的,即使你记不起来。”——汤婆婆

相距18年,再看《千与千寻》,我们依然能唤起内心深处的共鸣。

人这一生,会遇到许多人,相遇,别离,学会再见,期待重逢,留有期许。有的人在不经意间,说了“再见”之后,可能就再也不见了。时间会流逝,但记忆却永不会消逝。

在成长的路上,不要回头,一直向前冲吧!

(作者:Eva / 源自:广佛韦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