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哲学家想把一头牛赶进围栏,无论他怎样使劲拉环或用力鞭打,牛就是死活不进栏。一位路过的农夫见了,笑着从地上扯起一把青草,放在牛的嘴前,不一会儿,牛就跟着农夫乖乖地走进了围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注领域,在如何对待牛这个问题上,哲学家不如农夫。找别人做事,只靠强逼是不行的,哪怕你使出浑身解数,也未必奏效。其实,我们要做的,仅是举手之劳,拿出一点生活的“青草”,给别人一点甜头和希望。
世事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应该站在别人的角度,多为别人想想,这样,人生的路反而会走得更顺畅。
一位雕塑家用石头雕了一只鹰,鹰雕得栩栩如生,好象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哲学家见了,问:“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得飞起来的?” 雕塑家答道:“其实,这只高飞的鹰本来就在那里,我只不过把石头中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了而已。”
人,哪怕像石头一样愚笨,只要能舍弃多余的东西,也是能够飞起来的,但人生的诱惑,就像一块石头多余的边边角角,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不舍得,那也放不下,人生就会成为一块沉重的石头,永远无法展翅高飞。
有一家农户,种出了一只超大的葫芦。这么大的葫芦,做什么用呢?用来装酒水,恐怕会涨裂;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那么大的缸。农户左右为难,不知道这大葫芦能派上什么用场。
哲学家听说这事儿后,说了这么一句话:人们只知道用葫芦装水,却不知道把水装在葫芦外面,把葫芦放在水上当舟用,这不是很好吗?
把思维“闷”在葫芦里,思维将永远找不到出路。打破早已习惯的思维方式,把水装在葫芦外,便巧妙地突破了思维的瓶颈,发现一片新天地,看到一片宽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