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相信什么,藏着一个人的见识和格局

我们身边总有不少这样的人,质疑一切成功,怀疑一切美好。 看见一个人成功,便认为他一定是富二代,有个有钱的爹;看到一个人升职,便说他一定背后有人……

王朔在《知道分子》中有一段内心剖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社会上一切的事情,非要往最下三滥的地方想才安心。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所有的预想都正确,才能为自己总是“遭冷遇”、“不成功”、“生活在底层”找到合理开脱,从而也证明了自己机智过人,总有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其实归类为一种错觉。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和暗示,继而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事实。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选择看到的样子。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

你相信潜规则,就会发现无数的潜规则;你相信不公平,就会发现无数的不公平;你相信努力的作用,就会发现努力真的会有回报;你相信美好,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

你选择相信什么,背后是一个人的见识和格局。

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正像英国心理学家查尔斯·麦基说的:“一个人的一生正如他天天所想的那样,怎么想,怎么期待,就有怎样的人生。”

你相信什么,才能看见什么。你看见什么,才能拥抱什么。你拥抱什么,才能成为什么。

曾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卢新宁,2012年受母校北京大学之邀,做过一个演讲。她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再相信。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怀疑一切往往就会失去一切。很喜欢顾城的一首诗,‘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

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我们不再相信,因为不再相信,而避免了一切美好的开始。

这个社会,不公平;没权没势没钱,什么都行不通。但是,如果你想改变生活,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如果你觉得世界太黑暗,那么所有发生的事都会让你不开心。

行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需要增长见识,见识越多的人,知道这世上有很多与己不同的人、与己不同的生活、与己不同的梦想,他们相信每个人都过着与众不同的人生。

人们只愿相信跟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人,而把其他一切看作虚伪。人们只会看到自己能到达的地方,而把不可抵达的远方,想象得危险丛生。

信与不信并没那么重要,人人命运不同,选择信是一种命运,不相信也是一种命运。人生路越走越窄,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不再相信。但是只有我们相信的东西,才有可能反过来选中我们。

我不想轻易说不信,因为很有可能是自己见识太少。理性与智慧并不代表质疑一切,眼界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慈悲,相信人性中好的一面,同时原谅人性中坏的一面。

从轻易相信到凡事质疑,里面包含着理性之光,然后,从凡事不信到再次愿意相信,背后是见识和格局。

看不到太阳,我们就成为太阳,成不了太阳,我们就追着太阳。

记住这句话: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你相信什么,才能看见什么。你看见什么,才能拥抱什么。你拥抱什么,才能成为什么。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命运。